磁力在彗星形成和演化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宇宙奥秘 1年前 (2022) aysz01
0

磁力在彗星形成和演化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图片展示了由罗塞塔着陆器Philae“菲莱”上的磁力计ROMAP在“菲莱”即将与彗星的悬崖碰撞着陆之时(位于上方的图表),即格林威治时间2014年11月12日16:20分,以及紧随“菲莱”悬崖着陆之后(位于下方的图表)收集到的磁场数据;而这一数据收集过程是在着陆器两次触地的中间发生的。表面以上的高度用坐标轴X表示,而磁场的强度则由坐标轴y表示。(下方)的上升图表表示时间从左至右的走势,而(上方)的下降图表显示时间从右至左的走势。 实际的测量数据(打叉的虚线)与假设条件下的模型测量数据(实线)进行了对比,而模型所估计的表面磁化程度要稍高一些。 同时还考虑到了外场的强度以及变量,即彗核周围太阳风星际磁场的影响。根据测量的结果,在距离表面10米或更远的距离处,表面的磁力变得非常微弱,而只能探测到外场。但是距离表面越近,彗星本身的磁场应该增加而且应该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被观察到,因此,这些数据提示,在大于一米的条件下(该仪器的分辨率),这颗彗星并没有被磁化。(ESA / Data: Auster et al. (2015) / Background comet image: ESA/Rosetta/NAVCAM C CC BY-SA IGO 3.0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EurekAlert!:根据罗塞塔飞船着陆器模块上的仪器所做的磁场检测,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Churyumov-Gerasimenko)没有整体磁场;该着陆器模块去年11月登上彗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彗星上成功软着陆。这一结果表明,磁力在彗星形成和演化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磁化这样的过程被认为与彗星的形成有关,但要检测彗星周围的磁化一直相当困难;航天器先前与彗星的遭遇也无法轻松收集可靠的磁化估计值,因为彗星-太阳风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一过程变得复杂。罗塞塔飞船是欧洲航天局在2004年3月发射升空的,它如今正环绕67P彗星做轨道运行;它有时和该彗星表面的距离近至6.2英里(10公里)。罗塞塔及罗塞塔飞船着陆器模块上装载的仪器包括2个精密的磁力计,Hans-Ulrich Auster和同事用它们来采集着陆器下降时及下降后的磁场值。在该着陆器沿着彗星表面弹跳时的不同触地中,该科研团队收集了磁通量数据;据他们报告说明,该记录数据始终低于临界阈值。

研究人员如此解读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数据显示该飞驰彗星之核没有整体磁场,它表明对该大小范围内的彗星而言,磁场可能没有像研究人员过去所认为的那样对其诞生和演化如此重要。

版权声明:aysz01 发表于 2022-04-21 0:39:18。
转载请注明:磁力在彗星形成和演化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 鳌游发现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